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发后,一些创业的兄弟们对这块合规存在一些疑虑,从我个人角度给大家做一下简单的解答,完全是我基于这十多年的复杂工作经验给出个人理解,非官方答案,供大家参考。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首先先明确
1、别人买几百元,为什么电商平台总给我主推上千元的产品?视频会员、电商会员、网盘会员,为什么用苹果手机的我总比安卓党更贵?新会员连领优惠券,为什么老用户不见优惠券踪影?2、如果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,不用
30秒快读1、智能音箱“偷听”,并不是一个新话题,当智能音箱成为城市中许多家庭的标配,一幕幕类似的惊悚剧情不但没有减少,而是愈演愈烈。2、《IT时报》记者多次实验发现,陌生人也可以控制你的智能音箱,帮
短视频平台如今风靡,相信不少人会刷到一些营销类的视频,页面还有一些商品或者软件的下载链接。最近,就有网友爆料,自己因为下载了其中一个软件而被恶意扣费了。这款软件名为“来电秀”,是苹果App Store
极目新闻3月10日讯(记者赵德龙)从怀疑被手机“偷听”、大数据杀熟和不胜其烦的垃圾电话短信骚扰,不少人有被网络“窥视”和隐私泄露的愤怒和焦虑。2021年以来,江苏南京、浙江温州等多地警方提醒市民,不要
68元钱一台的功能手机。本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庄岸 图央视3.15晚会对手机清理软件入侵老年入手机,读取老年人隐私信息的问题进行了曝光。然而,老年手机里的陷阱远不止这些。“3.15”前
30秒快读1、央视3·15追踪,比一进门就抓“脸”更过分的是,抓“脸”后直接成为会员,精准推送骚扰信息,不法分子甚至可以通过WiFi探针识别,绑定人脸,进行精准通信诈骗。2、265元一个摄像头,300
最近这几天关于通过手机监听用户敏感信息,通过NLP处理传到云端做大数据分析的事儿吵的沸沸扬扬的。搞技术的人忙着撕逼能不能监听、搞PR的人忙着各种自证、媒体记者忙着找专家追热、互联网网民对于隐私,除了慌张显然 ...